文章總列表

中雙塔專案,宇老秀巒練車,4+2心得

緣起

7/27凌晨四點半,出發去觀霧前,小劉哥傳訊息說早上能出遊,立刻修改成半天行程。今天這一趟解鎖秀巒,近期練車狀態,開車4+2心得,值得記錄一下

  • 4+2,開車載兩台單車,到尖石鄉公所(1H)
  • 騎上宇老(2H)
  • 視狀態加碼秀巒(1.5H)
  • 宇老下滑(1H)


遊記

東三塔也來練過宇老,大概2小時爬上山頂。今天是新Propel第一次爬宇老,遇到陡坡還是得出力,維持速度控好車避免跌倒,其他地方順順踩回血,只要腿力控制好,騎上去不會特別喘

  • 尖石至宇老,19KM爬升1200
  • 宇老至秀巒,11KM下滑650

溜下秀巒,平均坡度約6%,山路充滿髮夾彎,高度變化非常可視化,海拔下降650M,等等要用一小時爬上去。我們在秀巒大橋整備,吃香腸,喝可樂,補水(500ML/H)。騎腳踏車來泡秀巒野溪溫泉似乎不大現實,旁邊有一間湯迴廊秀巒,來這裡發呆似乎現實多了

爬上山已知很陡,用不倒車的節奏慢慢踩,也就順順爬上去,沒有想像中那麼難騎。今天很高興解鎖4+2,下次大概會來騎鎮西堡,這樣一天能爬升3000


練習狀態

這陣子爬觀霧三次,宇老秀巒

  • 觀霧#1,舊Propel,34T,爬坡加力,抽筋上樂山觀景台
  • 觀霧#2,新propel,30T,爬坡加力,抽筋上觀霧遊客服務中心
  • 觀霧#3,新Propel,30T,軟爛踩,無傷到樂山觀景台
  • 宇老秀巒,新Propel,30T,軟爛踩,無傷

關鍵是爬坡不能加力,就算有大飛輪輕齒比也一樣,腿力用光還是踩不出迴轉速,照樣抽筋。後兩次順順踩,保留腿力,陡坡能隨時拿出250W+撐個幾分鐘,再用120~150W回血,這樣能保證不抽筋抵達目的地

這陣子練習,心肺有推高一點,基礎腿力也上升一些,爬坡速度還是600沒變。繼續練習增加耐力,讓中雙塔拼完賽,成功機率高一點


照片

晨間出來騎車開心,下次騎過這個橋來爬鎮西堡。新的安全帽襯墊還在,直接戴不會頭疼,通風好非常涼快!還要觀察長下坡,例如塔塔加下滑(2H),是否要頭皮防寒對策


宇老觀景台



關於4+2

從尖石鄉公所出發,可以節省52K約2H。開車可以增加彈性,節省時間,體力不濟容易撤退。在4+2的情況下,前往鎮西堡的可能性就大幅升高

  • 宇老 93.4KM(41.6KM),1200爬升
  • 宇老-秀巒 116.6KM(64.8KM),1900爬升
  • 宇老-秀巒-鎮西堡 148.4KM(96.6KM),2800爬升

既然解鎖4+2,接下來能探索的地方更多了

  • 東眼山
  • 拉拉山
  • 鎮西堡
  • 台中谷關
  • 台中大雪山
  • 台中雪見


4+2優化

我的休旅車打平後座,兩台車單車拆前後輪能塞,只是空間效率爛,可能損傷內裝或車架。我開始評估各種方案

  • 車頂架
    • 上單車後高度超過2.5M,進不去地下室1.8M,開出來再裝單車也不現實,放棄
  • 車尾架
    • 可能影響尾門開關,而且架子體積不小,收納麻煩,放棄
  • 伸縮式車內攜車架,關鍵字SBC-6A
    • 鋁桿抵住車內兩端,上面有單車mount;這根竿子還算好收納,保留


基於以下考量,木板DIY方案是當前最佳解

  1. 在木板裝上前叉mount,單車拆下前輪架在上頭,可以在車內立起單車。不過汽車內部高度,是不是能讓單車立起來... 還不知道
  2. 如果載兩台單車,分別車頭和車尾體積最小
  3. 木板固定是重大議題,單車在車內滑來滑去太危險了!瑜伽墊或巧拼是EVA泡棉產品,實測確實抓得住椅背絨布
  4. 兩塊木板製作成本不到$1000,非常便宜
  5. 收納難度最低

我去買了這些材料製作,等做完再更新這篇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STM32 UART + DMA,使用HAL實作TX/RX,以及不定長度接收

小米掃地機器人S20+ review

玩CAN bus的傢伙們 (1) CandleLight-based USB-C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