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雙塔專案,武嶺練車,合歡山水樂園,雨備
緣起
8/3感謝朋友約騎武嶺,團員們意志堅定,風雨無阻,大家都騎得收穫滿滿。中雙塔包括北進武嶺,塔塔加,阿里山,山區騎車雨戰在所難免。今天有砲哥開保母車護航下,平安演練雨戰,特別值得記錄下來
- 體力
- 安全下滑
- 極端氣候狀態 {高海拔,低溫,雨戰}
遊記 & 照片
上次騎武嶺是15年前2010了,當時全程心跳170滿檔上山,太痛苦沒想再來過。這次有無畏風雨的團員約騎,當然要把握機會,非常感恩
前往人止關坡度比較緩,還騎得動就不要軟爛騎
清境羊咩咩下雨也會咩咩叫;演練中雙塔補給,10min要搞定
- 125ml糖漿混710ml水壺,調配90g碳水/500ml
- 鹽巴膠囊*1,BCAA膠囊*8(5g蛋白質)
- 吃兩顆三角飯糰(這次跳過)
海拔2000比平地低12度,當前14度,到山頂都會下雨,穿上風衣避免風雨直接K。踩在150W人體消耗4倍600W,足以發熱抵抗低溫。這個策略極限後面再說。這件風衣效能OK,中雙塔可用
翠峰標示牌,海拔2309M,經過下圖的柱子會騎進森林裡
景觀沒變,只是下著滂薄大雨,有砲哥當後援,我才敢All-In騎進森林裡,上吧
鳶峰(2756)/昆陽(3090)
鳶峰後迎來最痛苦的蛋糕坡,每個紅框道路穿過等高線陡上。道路修築得彎彎曲曲,轉角不會遇到愛,只有更陡的坡
我用32分鐘通過這裡,風衣的極限:踩不動就完了。高海拔衰退15%,陡坡再降30%,我只能踩100W(170W * 0.85 * 0.7 ~= 100W),身體只消耗400W,發熱量有限,進入爛循環
- 陡坡踩不出功率,發熱下降,肌力跟著下降
- 低溫和雨天加速身體冷掉
- 身體維持低溫,更踩不出功率
昆陽/ 武嶺(3275)
彎過昆陽停車場,天堂路登場,武嶺牌樓看得到卻永遠騎不到,還好雨天看不到沒這題,最後我騎23分鐘時速6結束最後回合
山頂大概10度,拍照不夠帥也沒輒了。然後一直發抖,換完衣服躲在車上一會兒才恢復。穿風衣在身體濕掉,低溫,騎100W實測能撐一小時。如果中雙塔遇到這個狀態,趕快讓身體暖起來,或是狀況不對趕快call協會救命(然後想辦法一直動)
這個天氣上山真的不容易,吃飽喝足大家都開心了。這群中年大叔和小鮮肉都任性一把了
雨備策略
- 氣溫15度,穿上風衣禦寒。騎150W雨水能幫助散熱,抵銷穿上風衣會熱
- 氣溫10度附近,如果踩不動,會進入不好的循環。套上輕便雨衣和輕便雨褲,避免冷水和風直接灌,有機會擺脫循環。
- 換上再大顆一點的飛輪,30T->34T,在陡坡想辦法踩得動,可以維持體溫
- 下坡對策
- 確保手指不凍僵扣下煞車,戴上矽膠手套,再戴上長指手套
- 確保煞車力夠,C夾用鋁框,避免用碳框(我是SHAMAL金屬框沒這題)
- 確保煞車力夠,煞車皮SwissStop深藍色的皮有驗證過
- 長下坡(武嶺,塔塔加)注意保持身體溫度,必要時穿上雨衣和雨褲
- 前座管包不完全防水,裡面物品可能要多包塑膠袋
- 服裝
- Atlas秋冬款內搭衣,聚丙烯材料內搭衣,10~24度很合用
- 迪卡儂短Bib,便宜效能高,作為中雙塔候選名單
- 短車衣
- 袖套,就算下雨都能略為減緩風雨直接K皮膚
- 長風衣
- 長指手套
- 魔術頭巾,包頭包臉包脖子
補給策略
- 每兩個小時吃迪卡儂鹽巴膠囊*1,吃BCAA膠囊*8(5g蛋白質)
- 運動期間喝水量模型:500ml/H(夏日白天),350ml/H(冬日白天)
- 運動期間以90g/H為碳水目標值
- 兩罐CamelBak 710ml能撐3H
- 出發兩罐水壺為濃+,維持碳水目標值前提下,動態調配
- 濃+,125ml糖漿+運動飲料(111g碳水/500ml)
- 濃,125ml糖漿+水(90g碳水/500ml)
- 淡,純運動飲料,6g碳水/100ml(30g碳水/500ml)
- 250ml軟水壺放糖漿倒一半125ml,泡濃+/濃很簡單
- 咖啡因膠囊,PM12吃下,測試作用時間(TODO)
- 進便利商店吃兩顆三角飯糰
車鞋底部開孔很重要
迪卡儂車鞋鞋底開孔,廣告文案說比較透氣是真的,下雨天能排水!我的第一雙卡鞋沒開孔,雨騎會積水,而且穿久會悶熱。以後買卡鞋,都要找鞋底有洞洞的
後記
多年過去,我很高興還騎得上去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