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25的文章

文章總列表

中雙塔專案,旅程計劃表

圖片
緣起 越沒把握的路線,越要仔細的規劃,紀錄做這種規劃表的心得,下次當小抄 v0,  西雙塔 v1,  東三塔 v2,  中雙塔 首先抄答案 Garmin Connect地圖編輯要練習一下,這裡簡單列出一些關鍵步驟 瘋系列這種活動,一定有人已經建好路線,照下面的方法,搜尋到路線 可能要先把地圖縮小,到框住整個台灣,代表搜尋大範圍路徑。然後在篩選器名稱打入瘋系列,再依照距離排序。這樣就能大致找到路徑 我一般會把別人路線建立副本,我可以重新編輯 然後Garmin Connect可以在地圖上,統計從出發到某個位置,累計的爬升高度。後面會需要把這個數值填入試算表,計算A地到B地的坡度 GOOGLE地圖 打開Google地圖網頁版,建立一張地點清單 研究路線時,塞入所有重要地點,檢查點,便利商店,岔路交叉口,爬坡起點,爬坡終點。打開APP檢視自己位置。這個清單做完了,對路線會有大概的認知 GOOGLE地圖,街景模式,移動滑鼠到左下角,可以跳到任意位置看街景,我用地圖這麼久,最近才知道能這樣用。以下圖為例,看到便利商店得左轉101甲走巴拉卡公路,右轉會跑去淡水... 試算表,建立爬山模型 騎一段夠長的山路,我從新竹市一路騎上觀霧,66公里混合丘陵,緩坡,陡坡。Garmin有依照5KM為單位的統計結果,這樣有13個數據點的平均速度和區段爬升高度。測這個得順順踩,要建立一般爬升速度的模型 因為每個區段都是5KM,可以計算平均坡度 坡度(橫軸)和平均速度(縱軸)畫在一起,看起來滿線性的。我的腿力模型是speed = 24.9 - 2.79*slope。這樣知道坡度,能大概估算速度。這個模型踩出來的,比瞎猜有根據一點 試算表編輯 建立所有停留點表格,以DAY#1為例 CPx是檢錄點,標示關門時間,熱食,取用落地袋 便利商店,沒有全日營業能標上 絕對里程是出發到此地的里程數,可以和碼表里程比對 預期想休息多久 累計爬升是從出發到此地的爬升高度,從Garmin Connect來,稍後計算區段爬升 下圖把來自速度估算的參數輸入進去,包括-2.79和24.9,然後就能算出更多參數 區段間距 區段爬升 平均坡度 估算出平均速度(用-2.79和24.9) 估算區段通過時間 估算每個地點的出發時間 自行車貼包括以下資訊,我會印出來貼在車上(也可以變成圖檔變手機桌面) 里程 ...

中雙塔專案,新車入手Propel Advanced 0 SL 2016

圖片
我和Fuji Bike & Propel 我第一輛公路車 Fuji Team Pro 2005 ,新車上卡騎回宿舍摔三次;在路上撞斷碳纖前叉; 換SHAMAL輪組 ;北橫,北進/西進/東進武嶺,南橫,花東自行車賽,找女友(現在的老婆)。我大多數的公路車里程應該都是這台車騎的 2016年,開捷安特的岳父送我 Propel Advanced 2 讓我騎武嶺,英文Propellent是火箭推進燃料,猜測捷安特取字首Propel作為空氣力學車品牌,騎得快很難,騎得帥簡單多了;Advanced代表碳纖維車架,硬中帶Q,吸收路面細碎震動;騎新車飽覽太魯閣美景,泡文山溫泉,最低齒比下降23%讓我勉強又牽又騎上武嶺,以前能不落地上山就別想了;騎下武嶺,配V煞很省力 Fuji:大盤53/39,飛輪11/25,39/25 = 1.56(100%) Propel:大盤50/34,飛輪11/28,34/28 = 1.21(77%) 西雙塔和東三塔也騎這台Propel,騎到終點鵝鑾鼻,有感而發和隊友說:這車真好騎 我和Propel M車架 塔系列動輒20小時,不舒服都會放大,調整車子讓身體舒服點: 調整龍頭 , 調整龍頭2 ,抽車膝蓋不再頂手把;換不同牌子坐墊(下次寫心得), 捷安特Fleet SL 坐墊不錯,調整前後上下改變重心位置 根據 捷安特尺寸表 ,身高174落在S車架上緣,也許買台帥爆M尺寸新車才是正解: 電子變速Propel報價13萬 , TCR頂級貨33萬 ;我找到2016年 Propel Advanced 0 SL 沒輪子賣48K,買啦 新車26萬,沒輪子剩半價,放10年再砍一半,合理價6.5萬(哪門子鬼算法) ISP車架M號,原車主178公分,也許不用鋸管直接騎 和現在Propel全零件共用,不用學新的維護技能(油壓碟,無內胎) 新古車,只從車店騎回家,沒再出門了 我和Propel Advanced 0 SL 裝上賣家給的30T飛輪去 觀霧試車 ,腿力不夠抽筋了,座管高合用。新車像重灌電腦,調整到合乎中雙塔的需求 最後一次更新韌體 R9070電變套件 ,SHIMANO已經停止更新 蠟處理鏈條 功率踏板 SHAMAL 輪組,2010年至今已經15年了,真耐用 側開水壺架 ,插上710ml水壺兩支,上管包,前三角空間游刃有餘 捷安特龍頭碼錶座 ,疊疊樂: 碼錶 , 前燈...

2025 中雙塔,專案啟動

圖片
緣起 自從2024/11騎 西雙塔 ,長距離痛苦騎車,伴隨完賽巨大的成就感,口味越騎越重。今年二月底 東三塔 (550KM爬升4700m)。終點車友大哥說:你28小時內完賽,可以報中雙塔了。745KM爬升12000公尺,這個里程和爬升量讓人瑟瑟發抖... Day1 ,328KM,+6500m 富貴角燈塔出發 巴拉卡公路(陽明山,+1000) 北橫公路(+1500) 中橫宜蘭支線(+3000) 大禹嶺上武嶺(+1000) DAY2 ,417KM,+5000m 埔里出發 日月潭(+500) 塔塔加公路 (+2500) 阿里山區(+1000) 甲仙荖濃(+1000) 鵝鑾鼻燈塔 我騎車的經驗,單日海拔破2000公尺,腳痛,膝蓋痛,屁股痛,抽筋什麼都來。把里程和高度都放大三倍連操兩天,開什麼玩笑! 可行性評估 我找到兩位選手,同時參加過東三塔和中雙塔,根據他們完賽成績評估可行性。更完整的評估應該能從瘋系列官網 選手成績 做研究 預想不到 :東三塔能在28小時騎完,就有50%機會騎完中雙塔,天候佔另外50% 2025東三塔,26H10M 2024中雙塔,北段21H42M,南段25H05M 優尼克是女車友, 中雙塔北段心得 , 南段心得 2024,東三塔,27H15M 2024,中雙塔,北段21H28M,南段24H27M 我的東三塔成績27H41M,算起來就是拼時限內完賽(北段22H,南段28H) 瘋系列官網也有車友的 心得分享 ,網友楊景帆的 記錄 對於我評估的幫助很大 報名也掙扎 第一次報名,不敢繳錢 第二次想報名,沒有名額 第三次看到名額了,猶豫要不要繳錢 同事Tina說:你繳錢才能選參賽或棄賽,不繳錢連資格都沒有。真有道理,然後我就繳錢了。這篇note再寫下去,這樣就沒得選了 練習 我預計刷5~10趟觀霧,練長距離爬坡,應該完賽機率會高一點 觀霧遊客服務中心,來回132KM,爬升2400m,海拔2100左右,來回約9HR 加碼騎樂山林道,來回145KM,爬升2700m,海拔2350左右,來回約10HR 周間就保持有騎車,中華大學和景觀大道,保持體能不要掉 75分鐘,可以騎28KM,包括8個短坡,爬升約500m 也可以回味其他喜歡的路線,未必要把自己操得要死,開心最重要 宇老(100km/ 1600m) 巴五山(80km/ 850m) 苗栗卓蘭 via 台三線(170km...

Lenovo TrackPoint Keyboard II 無線鍵盤維修

圖片
Lenovo TrackPoint Keyboard II的 推薦文 ,這鍵盤也有重大缺點:爛得像屎的鍵盤腳。我的鍵盤腳已經用快乾黏過,最後還是斷掉了 上網找了一些資料 老外在 Reddit 的討論, 這裡也有 eBay也有賣3D列印替換品, 八塊美金 有網友給出3D列印的 STL檔 朋友家裡有3D印表機,於是家庭工廠幫忙生產了幾個腳 家用3D印表機精度有限,果然裝不進去。我拿小刀裁切多餘塑料,大力把鍵盤腳塞進孔洞,於是鍵盤重新站起來了! 3D印表機看來是居家常備的好東西!

2025東三塔,賽後檢討

圖片
上次有寫 雙塔520賽後檢討 ,這次也寫下一篇,優化未來參加長距離挑戰的完賽機率 騎312K才能在北迴歸線吃到這碗麵 關於我 以下有一些我的活動紀錄,供您評估我的實力。我的長途平均功率非常低(<100W),所以神人(>130W)的策略我就不能照搬。我從新竹騎台三線往卓蘭練車,可以連續3.5H騎車不用停;騎宇老爬山,大概每小時爬600M。打電動Rouvy記錄上傳到 interval.icu ,估算FTP約180W。我自評體能中間偏下,低強度很能撐 2024 TWB雙塔520 (平均89W) 2025瘋系列東三塔 (平均98W) 卓蘭練車 (平均122W) 宇老練車 (平均118W) 我在賽前收集這些資訊,建構東三塔完賽策略 水消耗速度:350ml/hr 糖漿消耗速度:80ml/hr 爬山速度:600m/hr 單趟最多3.5H騎乘 熟悉路線 我用 試算表 建構路線資料,藉由實際整理資料,會對路線更有感覺。這張試算表裡面填網友小葉的 28H配速表 ,對我幫助非常大(裡面有實際騎乘的速度) 這次在壽卡下滑,整個路線我表現得非常不熟,騎得很沒安全感。如果能重來一次,我會仔細閱讀所有路口需要轉彎的角落 Garmin Connect能把橫軸從改成“時間”,不管高手或平凡人,每分鐘能提升的高度有限。因為爬坡會耗時,這種圖更能具體標出每個爬坡點(比用距離做橫軸更讚) 建構補給策略,碳水化合物 Garmin Connect說我消耗了10491大卡,相當於每個小時約380卡;如果要吃碳水化合物,等於每個小時要吃下380/4 = 95克的碳水。所以怎麼吃就很重要了 我的 自製果膠食譜 ,用台糖蔗糖原液(90%),加COSTCO楓糖(10%,讓味道好一點)。糖漿比重超過1(具體不知道),等於攜帶超過7000大卡(全程70%+)出發。我不特別依賴超商補給,雖然帶了果膠,最後也沒什麼吃 720ml CamelBak水壺(100%糖漿) 500ml + 250ml + 250ml 軟水壺(100%糖漿) 台糖蔗糖原液是五十嵐原料,比全糖還甜,直接吃會產生巨大滲透壓,得同步喝水。吃了九小時腸胃非常不舒服。後來在水壺混合糖漿和水,就能一路吃到終點。下次我會這樣安排水壺 720ml CamelBak水壺(出發:50%糖漿+50%運動飲料) 之後都加運動飲料,酸梅(也可以考慮+糖漿) 720m...

2025東三塔,遊記

圖片
2025東三塔專案 將在228 AM6:00出發,稍後開賽,折磨即將到來 我報名34小時歡樂組,目標是28小時外星人組完賽,車上貼了完賽規劃,標示每站里程和出發時間,預計每兩小時休息10~15分鐘。單槍匹馬來,說不緊張是騙人的,看看車貼,專注當下任務 4H14M,AM10:14,117K, 宜蘭壯圍永鎮門市 汽笛聲響起,起腳出發。今天天氣非常好,北海岸風光盡收眼底!跟上高速列車時速40+推進,心情興奮在北海岸飆車,心跳多次噴上160+,騎過基隆後,大腿緊緊的。我心想不妙,還有500+公里,這樣騎得完嗎... 一槍騎4H到宜蘭壯圍,避開後面蘇澳港門市可能人多。進超商補給SOP也固定下來:補水,買三角飯糰(買2/ 吃1/ 外帶1),繼續趕路。這次騎東三塔也買了新的變色風鏡,鏡片自帶度數還會變色,可以從早戴到晚。如果照片幾乎看不到眼睛,代表當下太陽很大 5H13M,AM11:13,140K,蘇花公路 過去兩次單車環島都跳過蘇花公路,這次頂著大太陽,美景滿血的蘇花公路來了!路程約80K由三個主要爬坡:東澳(400),南澳(300),和平(200)。吃下外帶的飯糰,開工吧 7H7M,PM1:07,167K,南澳 無敵海景得付出體力作為代價:30度氣溫加上太陽直射,爬坡6%~8%因為腿力不夠有點挑戰,體力直直掉。東澳補一次水,然後南澳再停一次。一路全程被車友超車,左右腳在抽筋邊緣,能不能完賽呢... 9H14M,PM3:14,195K,和平 經過漢本,車友在補給車吃肉粽,這個能忍;瞄到他們在噴肌樂,必須厚臉皮借用了!原來是 侯鐘堡醫師 一行,感謝你們的肌樂,讓我緩解抽筋騎下去 通過和平,天空開始有雲,氣溫下降,痛苦程度略減。蘇花公路後段長隧道登場,隧道裡大車轟隆隆魄力十足(壓力),出隧道的路挖得爛爛的,集中精神小心通過。我一路獨自推為主,跟車跟不上,照著自己節奏騎 10H2M,PM4:02,220K,花蓮新城 最終蘇花公路騎了5小時,抵達第二檢查點,花蓮新城全家。跟老婆小孩視訊通話,拿到落地袋把BCAA膠囊補滿(吃了能防抽筋),再找 別人的補給車 借肌樂噴一噴,繼續趕路 11H53M,PM5:53,247K,台11線起點 新城出發,天空開始飄起雨,穿上雨衣;沒多遠雨停又脫下雨衣,換裝與否時機不容易掌控。我的盤算是保險為上,避免全身濕透,提高完賽機率 通過193縣道經過七星潭,繞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