穀倉效應
穀倉效應
穀倉(Silo)指組織裡的專業分工。在這個年代不進行專業分工,可能事情會無法進行下去。舉個例子來說,軟體的開發者,如果都要自己先搞定好開發環境,弄好toolchain,把作業系統移植完畢,之後才能開始做事,恐怕大家生產力會歸零。世界變得複雜了,所以需要專業分工。專業分工的缺點,就是大家都只懂得事物的一小塊。我自己工作的時候,每個部門都是專心解決一部分的問題。遇到模糊地帶,常常就會想著:這個應該是有其他專家要搞定吧(笑)。
不過事實上,很多問題就是沒人防守,處在三不管地帶。因為人類分類問題的方法,讓大家都只專注在自己區塊上。這個是專業分工的必要之惡。但是另外一個面向來說,代表人類的分類機制,可能是有問題的。遇到這些邊界地帶,我們就需要思考該怎麼重新歸類問題。一般公司可能還好,幾個人坐下來橋一下可能就收工;政府單位的某個業務,就可能A/B/C好幾個單位好像都要管,卻又覺得是別人的事。偏偏政府單位做事情又跟著法律,法律又是別人幫他們制定。
所以這個就是專業分工的缺點,因為真實世界的問題,不會老實的貼著人類的分類方法走。書中有個例子是Cleveland Clinic(克里夫蘭醫學中心)揚棄分科的概念,改設立"消化疾病中心","心血管中心"。對病人來說,我就是腸胃不舒服,不要叫我在A科/ B科/ C科到處掛號。採取中心的策略,讓醫師能和其他專家就近請益,會比較容易解決問題。
造成穀倉的原因,有時候和獎勵的機制也有關。錯誤的獎勵機制,很容易就造成不好的結果。我的兒子因為說話學得慢,目前只會說爸爸,媽媽,抱抱。為了鼓勵說話,只要說抱抱我都會抱他。長久下來,好像是激勵阿犬說抱抱,反而沒有鼓勵到他說話(笑)。
----
這本書的作者(Gillian Tett)好像不是人類學的專家(當然我也不是)。書中的第一章用人類學的角度,說著既在局內,又在局外的視視野深深吸引我。這種視野對我來說很新奇,我心嚮往之。我自己對人類學的興趣是有一次看到芭樂人類學網站,看到把人類當成研究的目標覺得新奇。思考人類怎麼做決定,背後的動機,還有文化的成分,這個題目相當有趣。如果這本書多說說人類學,我會更愛一點。
不過後面剖析Sony/ 瑞銀/ 英格蘭銀行/ Boston警局/ Facebook/ Cleveland Clinic/ 藍山對沖基金,這些案例,感覺很像是已知某個結論,然後拿一些故事套上去。他們當然是一些好的故事,但是我不覺得破除穀倉是銀彈(Silver Bullet)。我從黑天鵝的書最大的心得是,很多問題事後來看,似乎軌跡都清晰無比;但其實這些軌跡也許都是假的,只是人類自己發明的解釋,用來解釋過去都說得通,但是未來卻未必通用。穀倉可能是問題的原因,這種原因就很像說,台灣的什麼問題就是怎樣怎樣。但是要搞定這些問題其實很難。看了這個書,也只能說某種mindset是好的,但還是沒有銀彈(這本來就沒辦法)。
這本書的第二章再說SONY這幾年的故事。2005~2012 SONY找了Howard Stringer當CEO,希望破除公司的穀倉,確實努力了很長的時間。我知道這幾年SONY過得不大好,也看到現任CEO平井一夫繼續推"One Sony"政策(看起來也是繼續破除穀倉)。如果穀倉一直困擾著SONY,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,組織的文化(穀倉)一旦形成,要破除就得花很長的時間。通常不是企業發生重大虧損,不得不做某些改變,不然大概很難做下去。也許像現在政府的年金改革,直接什麼都不做,最後讓退休者領不到退休金,逼所有人上談判桌來談可能快一點。
看完的心得:研究人類,不同文化下的人類,想辦法學習"既在局內,又在局外"的視視野。保持開放的心態和社會大眾talk,這點絕對是有好處的。Focus on global optimization rather local optimization。
留言